要说宋代女性,很多人都会想起早两年屏幕前大量的宋代的电视剧,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鹤唳华亭》《清平乐》《大宋宫词》《梦华录》为代表,应该不少人还记忆犹新。
而到了今年年头则有《清明上河图密码》,都是以大女主作为主调。
这些剧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在道服化上还原,再现了宋代远逸平淡、雅俗共赏的风雅生活,也让观众更加好奇宋代的女性形象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展开剩余85%所以今天大象就要来跟大象分享最近的两本新书《图像中的宋代女性》《美了千年》。
先说说《图像中的宋代女性》。
要了解古人的任务形象,图画应该是最好的参照,这本书从300余幅图绘出发,探讨史书之外的宋代女性生存实况。
本书对宋代妇女的社会参与进行了深入研究,关注下层劳动妇女,吸收艺术史研究及考古研究成果,着重考察宋代婴戏图与女教图两类图像,分四章观察宫廷女性与劳动妇女两个群体的真实生活与思想观念,以呈现宋代社会性别观的嬗变走向。
妇女是宋代农业劳动的重要承担者,却因“男耕女织”一词在宋代的普及,让世人形成了刻板的性别偏见。其实她们在稻麦耕收等体力劳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不限于蚕桑和纺织。此外,宋代女性的职业广泛分布于丝织、贩售、邸店与酒店服务和医药等行当,女性厨师也遍及富户厨房,带来小禽畜进入菜谱和发酵面食普及的食品结构变化。
比如在《梦华录》里主角赵盼儿是茶坊老板娘,《清明上河图密码》里女主温悦本是船工之女,本是水贼后面成为伞店老板娘和家庭主妇。温悦的重要性在弹幕里不时提醒大家“没有嫂子,这个家要散”。可见宋代女性除了照顾家庭,同时也是重要的生产力。
因为女性不只是“主内”同时也要对外,在受到“禁锢”的同时,宋代女性获得的自由度其实也相当大,前提是要完成“女教”——从孝道到生育观,宋代的女性性群体可以说是人格独立、享尽时代红利的幸运儿,同时又是怀忧终年、默默忍受束缚的受害人。
虽然说古代女性一直都不是文字中关注的对象,但是在宋代古画中却是非常常见的形象,通过古画的解析确实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当时女性的穿着打扮,对他们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图像的变化来了解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方式变化,比如书中就从宋后《耕织图》中女性形象的减少,说明因为社会风俗的改变,女性逐渐退出田间劳动。这些有趣的话题,其实不只是现在热门的“女性主题图书”话题,更是一种社会学史的关注。
说完社会学上的女性,那么就回到美学上的《美了千年》,对女性服饰上的关注,对古代女性美的关注。
这本书是一本传统服饰入门读物,图文并茂地讲述中国古代服饰史、时尚史。除了服饰,本书还会介绍历朝历代女子的配饰、发型及妆容,氛围感穿搭安排得明明白白。
此外,服饰配饰工艺,涉及纹样图案、刺绣镶滚、金银加工等也在本书有所涉及,带你感受一个繁胜富丽、美不胜收的古代女性世界。
我们先来看看宋代这章的内容,赵盼儿和温悦的外衣的正确名字叫“褙子”,是宋代女性最喜欢的衣服,同时还是宋代女性次于大礼服的一种常礼服。
褙子通过不同的搭配,意在符合季节所需,突出人身体的立体美感,表现个体的审美意识。还能体现出宋朝女子崇尚的婉约娴静之美和追求含蓄而又开放的审美意识。
除了在衣服上的研究,《美了千年》还总结了鞋子,发式等古代女性更全面的形象总结。
书中最有意思的部分莫过于“古为今用——搭配指南”,指导读者如何做好新中式穿搭,愿每个女孩,穿出自我风格、穿出文化底蕴,穿出大国自信!
美其实是千古一理的,美是内外兼修的,希望今天这两本书能让我们更了解古代女性,更了解古代女性的美。
类似内容的还有《中国古代女子图鉴》大象之前也做过推荐,内容编写源自浙江省博物馆“丽人行:中国古代女子图像展”及“丽人行”云展览。
从“形象”——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中女性形象的变迁、“妆容”——中国古代女性的妆容打扮、“空间”——女子生活和活动空间、“才能”——古代女性的才情技能,以及“创作”——古代女性的书画创作五个方面展现中国古代女性的形象和生活图景,带来对女性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的探讨。本书收录大量相关古代女性图像及文物图片,并附有专家相关论述文章数篇,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是一本优质的古代女性艺术读物。
最后还是那句话,跟大象一起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
发布于:广东省金富宝-山东股票配资公司-在线配资软件-配资在线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